今年以來,潼關縣委政法委把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工作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將項目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化解不穩定問題的發生,做到評估走在決策前,預防走在化解前,全力推動重點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有力助推了潼關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開展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是科學、民主決策的“推進器”,是精準防范風險、維護穩定、推動發展的“安全閥”。為此,縣委政法委高度重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制定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實施細則》,經縣委常委會研究通過,印發各鎮(街道)和全縣各部門,進一步明確了評估工作的流程,界定了風險評估的責任主體、評估范圍和內容,規范了評估程序,有效推進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
建立臺賬,銷號管理。
建立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臺賬,動態掌握存量,以便及時把握工作進度,作出重點方面的調整,確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務。為此,我們與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進行對接,第一時間獲知了今年潼關縣16個被列入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的名單后,認真對照了近年來重點項目穩評報備情況,對市級重點項目穩評情況進行認真梳理,建立了《潼關縣2022年市級重點建設項目信息表》,對項目是否辦理穩評、是否提交穩評報告、自評還是第三方評估、備案文號進行了詳細登記;對未實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5個項目,及時與縣發改局對接,明確了項目的主管單位、負責人和聯系方式,建立了《潼關縣2022年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穩評進展情況統計表》,實行動態銷號管理,為及時掌握、調度穩評進度提供了詳實資料。
倒逼機制,趕超進度。
按照市委政法委3月底前全面完成穩評工作的要求,2月8日,縣委政法委向5個項目的主管單位縣住建局、發改局、林業局、水務局下發了《關于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實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督辦函》,要求對承擔的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在3月10日前實施第三方評估并進行穩評報備。2月17日起每周四,參加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組織的市級重點項目手續集中審批活動,向項目主管單位和企業負責人就穩評工作辦理的流程、登記備案需要的資料及最新的穩評政策進行說明,督促詢問評估報告編制進度,解答他們在穩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一步壓實了項目主管單位領辦盯辦代辦“保姆式”服務,為項目落地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
高效服務,及時報備。
縣委政法委積極打造項目穩評登記報備綠色通道,簡化審批程序,壓縮登記報備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確保項目前期手續快速推進。對已編制好評估報告的項目,我們及時與主管單位聯系,提前告知登記備案需要注意的事項,需要準備的材料等情況,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將原先規定的15個工作日內作出備案登記意見的時間壓縮在一個工作日內,當日內完成穩評登記備案手續,減少了主管單位和企業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受到了廣泛好評。
截止3月8日,2022年潼關縣16個被列入市級重點建設的項目已全部完成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的編制和登記備案。通過開展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超前化解不穩定隱患,有效規避涉穩風險,有力地推動了潼關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