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渭南市委政法委聚焦更高水平平安渭南建設,聚力建黨100周年、十四運安保維穩、市域社會治理等重點,加壓加力,各項工作穩步推進,2020年全市平安建設滿意度96.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治安滿意率、平安創建知曉率都創歷史新高。
大平安建設體系運行順暢
完善建設體系。在進一步完善市委平安渭南建設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對標中省平安建設體制機制,設立維護社會穩定、社會治安、市域社會治理等9個專項組,建立健全《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和《辦公室工作細則》等制度,把平安建設列入市對縣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加強重要指標預警分析和督辦提醒,做好常態考核、重點考核、年度考核,推動了平安建設各項工作有效落實。
講好政法故事。充分利用“新媒體、大數據”平臺,實時發布平安建設的工作動態,該號被評為省級“十佳”政法新媒體賬號,多年連續入圍中央政法委榜單前20強。開展教育整頓。今年2月到6月底,市政法委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作為平安建設主力軍的政法隊伍得到進一步洗禮和淬煉,能力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渭南提供了堅強保障。
有力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
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創新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培樹了大荔縣“大調解體系”、華陰信訪門診、臨渭區醫患調委會、合陽綜合調委會等一批先進典型,相繼建立了“景喆家事調解室”“鄉賢調解室”等52個特色鮮明的品牌調解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架構基本形成。
綜合施策治理信訪難題。落實市縣領導包抓責任,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今年以來,中央交辦案件806件,已化解690件,化解率85.6%;省級交辦322件,已化解281件,化解率87.3%。三是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今年以來,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3470件,調解成功3379件,成功率97.4%,有效防止民間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35起130人次。
全面打擊違法犯罪效果突顯
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緊扣慶祝建黨100周年安保維穩任務,推進“馭劍2021”專項行動,強化重點人員摸排定級、動態穩控,推進4+N和涉穩情報研判,推行“研交辦督結”全流程閉環運行,堅決守住渭南暴恐案事件“零發生”底線。
依法整治違法犯罪,織密社會面治安防控網。堅持依法嚴打方針,深入推進獵狐、凈網、云劍等專項行動。完善掃黑除惡長效機制,今年以來,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1個。以“大排查大整治大檢查”為抓手,開展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風險隱患、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及周邊安全防范、環境與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取得一定成效。
加強網絡安全防控,依法遏制網絡新型犯罪。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68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99名,緊急止付涉案賬戶資金9.57億元、凍結5.47億元,返還群眾損失547萬元。
突出重點部位,保障公共安全。提高全市739家重點單位,4778個重要部位的安全防范等級。開展涉恐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加強槍爆危險物品管控,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夯實基層平安建設基礎工作
持續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今年全面完成了“雪亮工程”建設任務,累計投資達到12.18億元,安裝各類視頻監控19萬個,整合各類公共視頻資源14990路;深入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市縣鎮村四級綜治中心全覆蓋,綜治視聯網市縣鎮三級全覆蓋,夯實了社會治理根基;不斷加強基層自治機構建設。推動制定村規民約2100多個,成立了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組織1300多個;扎實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個村(社區)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有序推進農村視頻“小探頭”建設。提升鄉村社會治理水平,7萬余個“小探頭”進一步織密了農村治安防護網絡,農村民刑事發案持續下降。
全市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對照全國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指引3大板塊、17個項目、41個任務、88項基本要求及陜西省8個區域特色任務、12條負面清單,緊緊抓住全國第二次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交流會中央政法委安排的“十一個試點項目”,不斷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會治安、社會矛盾、公共安全、網絡安全“五類風險”,發揮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五治方式”作用,推動每個項目落實落地、取得實效,積極構建社會治理“共治同心圓”“善治指揮鏈”,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渭南建設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