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共渭南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 馮天麗攝
陜西網訊(記者 馮天麗 實習記者 王清)6月28日,中共渭南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系列新聞發布會。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楊軍就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介紹并答記者問,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祖亮主持。
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渭南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聽民聲、強監督、解民憂”為主題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教育整頓始終,共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便民利民措施204條,共為民辦實事256件,有效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走深走實。
努力構建 “渭南檢察+”工作體系,幫群眾之急
結合工作實際探索推出“渭南檢察+”模式,通過 “檢察+服務” “檢察+品牌” “檢察+細節”模式,把檢察職能延伸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不斷完善涉檢信訪案件矛盾化解機制,化群眾之難
持續落實信訪案件“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制度。教育整頓期間共接訪群眾573人次,處理信訪案件282件,檢察長接訪群眾84人次。拓展救助渠道,綜合施策,開展司法救助。共辦理司法救助40件40人,發放救助金26萬元,正在辦理11件11人。加大公開聽證,提高公信力。通過召開案件公開聽證會,加大案件公開力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監督權、表達權,努力實現息訴罷訪人和。
扎實開展法律監督專項活動,解群眾之憂
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渭南市人民檢察院持續跟蹤督促落實“三號檢察建議”,先后3次聯合公安機關、金融部門等相關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建立了信息共享、定期通報、聯動執法機制,教育整頓期間,共依法打擊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金融犯罪11件101人。
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全面部署開展對飲用水和小作坊、小餐飲店、小攤販食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專項監督活動。共摸排各類侵害公益案件線索271件,立案262件。
守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調研全市窨井蓋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督促開展為期6個月的城市窨井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督促職能部門對發現的隱患及時修復,對怠于履職的部門,有針對性地制發檢察建議,持續跟進落實,助力完善市域治理,切實捍衛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
積極拓展法律服務的途徑和渠道,促群眾之盼
依法打擊犯罪,著力營造安心的社會環境。共監督公安機關立案136件,撤案11件;依法批準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675人、起訴1734人,追捕29人、追訴27人。
融入社會治理,筑牢司法“保護線”。貫徹落實“少捕慎訴”刑事政策,積極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引導犯罪嫌疑人真誠認罪悔罪,主動退贓退賠,促進社會矛盾化解和社會關系修復。對重大復雜疑難案件提前介入,降低案件比,減輕人民群眾訴累。政法教育整頓期間,全市檢察機關共提前介入重大復雜疑難案件13件,退查次數24次,同比減少60.66%,案件比同比降低0.21。
整合未檢力量,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組建“巍巍華山”未檢品牌辦案工作團隊,通過一站式辦案中心等工作平臺開展對未成年人司法救助、行為幫教等工作,呵護未成年人成長。
下一步,渭南市檢察機關將持續深入開展“聽民聲、強監督、解民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促進檢察隊伍教育整頓成果轉化。圍繞聚焦聚力司法理念更新、平安渭南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美化生態環境、民生問題改善、回應群眾訴求、服務鄉村振興等七大“靶點”,切實幫助全市廣大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以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易感知、得實惠”的司法成效,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贏得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祖亮主持發布會。記者 馮天麗攝
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楊軍就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介紹并答記者問。記者 馮天麗攝
6月28日,中共渭南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 馮天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