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
加強思想淬煉,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市縣兩級院黨組集中學習、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研討60余次。2020年6月4日,市檢察院舉辦為期兩天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培訓班。全市檢察機關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抓好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以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的勁頭和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續寫精神族譜,以高度負責、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忠誠履職、銳意進取,奮力譜寫渭南檢察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檢察擔當
堅持一手抓司法辦案,一手抓履職抗疫,576名黨員干警下沉社區參與聯防聯控,批準逮捕涉疫刑事犯罪17人,起訴25人,辦理涉口罩詐騙、妨害公務以及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7件。加強監管場所監督,發出檢察建議43份,確保全市監管場所安全。“依托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主動發現并妥善處理涉疫案件線索”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列為典型案例,“提前介入的王某景編造虛假信息案”被省檢察院列為第一批指導性案例。加強與工商聯、民營企業的聯絡,積極走訪相關企業,協調解決有關困難,緊盯企業復工復產抓辦案,共辦理侵犯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犯罪52件,監督糾正違法動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司法不公等問題2件,不起訴涉案非公人員17人,努力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優更實的法律服務。
市檢察院被表彰為2020年度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先進集體
聚焦精準扶貧,共起訴套取侵吞、擠占挪用扶貧資金等侵財案犯罪656人,追回資金335萬元,為因案返貧、因病致貧的28名困難群眾發放司法救助金25.2萬元。堅持市院領導和部室負責人“一對一”每月至少入戶走訪一次,和貧困群眾面對面交流,了解貧困群眾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共入戶走訪405戶次,解決實際問題21件。強化第一書記及駐村工作隊管理,加強駐村工作隊力量,在原有駐村幫扶力量基礎上,增派1名院領導和2名工作隊員駐村幫扶,確保幫扶力量只增不減。結合“一查一補兩落實”、“三排查三清零”百日沖刺行動及2020年政策調整,逐戶逐人核對,進一步核實補正34戶建檔立卡人口基礎數據信息。按照市縣工作安排,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從住房、飲水安全、人員健康、務工、產業狀況、享受政策等138項指標進行了2輪排查及“回頭看”,高質量通過國家普查。同時,指導村支部嚴格落實黨建主體責任,指導召開支委會10次,督促公開公示黨務村務18次,有力促進了村組織工作規范化。
市檢察院被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表彰為先進集體
2020年共批捕黑惡勢力犯罪案件44人,起訴182人,提前介入偵查涉黑涉惡案件9件。市檢察院對所有涉惡案件統一把關,改變偵查機關定性2件,掛牌督辦的15件重大涉黑涉惡案件已全部提起公訴并已判決。對偵查機關移送起訴的涉黑涉惡案件,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快速辦理,實現了“六清”目標。針對辦案發現的行業亂象和監管漏洞,提出檢察建議29件,推動源頭治理、標本兼治。
聯合建立黃河三角區檢察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跨區域協作機制
聚焦污染防治,與三門峽、運城市檢察院聯合出臺了《關于建立黃河三角區檢察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跨區域協作機制的意見》,助力黃河流域治理和秦嶺生態保護。共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等案件26件100人,非法捕獵等涉野生動物犯罪6件38人。以秦嶺生態資源保護、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黃河治亂、英烈紀念設施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為重點開展專項監督,共摸排線索1192件,立案1181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187件,起訴19件,督促關停污染企業31家,督促收回人防工程異地建設費4484萬元。
全面貫徹落實“一、三、四號檢察建議”,著力辦好為民實事
持續推進“一號檢察建議”落實,聯合公安、醫療機構建立“一站式”辦案區5個。共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2件63人,起訴47件70人。批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8件119人,起訴79件138人,不起訴9人。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訴74人。依法懲戒涉罪未成年人142人。全年共開展法治進校園87場次,覆蓋各年齡層次學生19727人次。持續跟蹤督促落實“三號檢察建議”,聯合相關單位出臺了《關于反洗錢工作的通知》,共批捕洗錢犯罪案件68人,起訴105人。妥善辦理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502人。針對窨井蓋傷人時有發生的問題,認真落實最高檢“四號檢察建議”,制定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全國檢察機關“四號檢察建議”現場推進會精神的實施意見》,聯合住建、發改、電力等15個單位、部門,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合力開展窨井蓋管理問題大摸排、大整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腳下的安全”。
深入推進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派駐檢察監督工作
市檢察院派駐市公安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檢察室掛牌運行,實現了市縣兩級派駐全覆蓋。深化“派駐+巡回”改革,研究制定對監獄、看守所、強制醫療機構巡回檢察工作方案,工作經驗被省檢察院轉發。扎實推進檢察長列席審委會工作,兩級院檢察長共列席審委會63次,審議議題100件。
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針對群眾關心的上訪申訴問題,將心比心落實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實施辦信接訪一把手工程,對群眾訴求不管分內分外,有惑耐心解,有難盡力幫,嚴格落實“日清日結,隨辦隨回復”的信件處理機制,423 件信訪件回復率為100%。邀請社會力量參與辦理聽證案件230件,推進矛盾化解。立足司法辦案參與社會綜合治理,發出檢察建議134份,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91件,發放各類救助金117.8萬元。
講好渭南檢察故事,唱響渭南檢察主旋律
加強調研工作,共發表調研文章186篇,撰寫的《在國家治理中彰顯檢察擔當》《應盡可能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分別被《法治日報》和《人民檢察》刊登,3篇信息被最高檢采用。加強新媒體矩陣建設,渭南檢察入駐“抖音”“快手”平臺,展示檢察工作動態20余萬條,3個新媒體平臺被評為2020年度全國優秀檢察新媒體百佳。連續六年開展“優秀辦案能手、精品案件、精品檢察建議”和“執法愛民模范”評選活動,2個案例入選最高檢涉農檢察典型案例,8名檢察官被市人大常委會聘為立法咨詢專家。
主動接受監督,讓檢察權在陽光下行使
堅持以公開促公正,共公開案件程序性信息5491條,重要案件信息397條,法律文書3396份。定期開展檢察開放日、新聞發布會、公開聽證等活動,邀請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走進檢察、監督檢察。堅持每季度在門戶網站及微信公眾平臺公布主要辦案數據,接受社會監督。